新闻动态
《侏罗纪世界4》全片使用胶片拍摄!_视觉_数字_泛威
在当前数字工作流与CGI横行的时代,7月2日上映的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选择了一条大胆“逆行”的路线,以回归胶片的方式向经典致敬。这部商业大片全片使用柯达胶片拍摄,导演加里斯·爱德华斯(Gareth Edwards)表示,这一决定是他为了捕捉那些启发自己创作的电影质感而力争的结果。
“我小时候喜欢的所有电影都是用柯达拍的,”爱德华斯在一段最新的幕后花絮视频中说道,“所以我真的为用柯达胶片和帕纳维申镜头拍这部电影拼尽了全力。”
在当下高风险、高投入的商业大片环境中,这样的选择相当罕见。但事实也一再证明——当导演选择胶片作为媒介,往往能收获高度评价。《粗野派》(Brutalist)和《Sinners》(罪人)便是近年以柯达胶片拍摄并获得好评的代表作。
对爱德华斯来说,这个决定不仅源于画面美学,更是出于个人情感。他解释道:“胶片的工作方式并不是对现实的完美还原,而是呈现一个更美好的现实版本。”
展开剩余84%上方:观看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幕后拍摄视频
胶片让影像更丰富,色彩更动人
柯达胶片为影片赋予了一种数字技术难以复制的丰厚质感,尤其是在表现热带丛林和复杂视觉特效时尤为出色。
摄影指导约翰·马西森(John Mathieson)表示:“胶片的颜色更加复杂,色彩的保真度也更高。丛林里的绿色真的是栩栩如生。”
影片采用变形宽银幕镜头拍摄,刻意保留了包括畸变、色差与边缘柔化等光学“瑕疵”,为影像增添了独特性格。而那种无法通过数字复制的胶片颗粒感,也使画面更显自然与沉浸感。
这些视觉特性不仅美化了画面,也让如恐龙等数字角色更自然地融入影片世界中。
胶片与特效:不是对立,而是融合
作为视觉特效的代表性系列,《侏罗纪世界》让人很容易以为胶片拍摄与其密集的VFX特效格格不入。但事实恰恰相反,制片团队坚持使用胶片,正是因为它提供了最优质的“基础画布”。
视觉特效总监大卫·维克里(David Vickery)说道:
“我更愿意从一张美丽的画布出发,再在其上创作。
有了胶片底片、颗粒纹理,以及那些美得不可思议的广角变形镜头,我们就拥有了极佳的创作基础。
这帮助我们把视觉特效和虚构生物自然地‘嵌入’进现实世界。”
“我更愿意从一张美丽的画布出发,再在其上创作。
有了胶片底片、颗粒纹理,以及那些美得不可思议的广角变形镜头,我们就拥有了极佳的创作基础。
这帮助我们把视觉特效和虚构生物自然地‘嵌入’进现实世界。”
胶片回潮:大导演的共同选择
这种“回归模拟”的选择也预示着一种正在兴起的趋势:越来越多的大制作导演正在重新拥抱胶片,以提升影片的视觉叙事力量。
从目前曝光的早期片段来看,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或许将成为整个系列中视觉质感最为丰富、最具层次的一部作品。
以下是影片的拍摄方式及设备:
画幅比例:2.39 : 1
摄影机:泛威Panaflex Millennium XL2,泛威E-、T系列及Optica Elite镜头
胶片规格:35毫米(柯达Vision3 50D 5203,Vision3 500T 5219)
摄影流程:数字中间片(4K,母带格式)
镜头格式:泛威(变形,原始格式)
打印胶片格式:35毫米(柯达Vision 2383)
数字影院版本:数字影院版本(含3D版本)
画幅比例:2.39 : 1
摄影机:泛威Panaflex Millennium XL2,泛威E-、T系列及Optica Elite镜头
胶片规格:35毫米(柯达Vision3 50D 5203,Vision3 500T 5219)
摄影流程:数字中间片(4K,母带格式)
镜头格式:泛威(变形,原始格式)
打印胶片格式:35毫米(柯达Vision 2383)
数字影院版本:数字影院版本(含3D版本)
最后清晰直面了解下,一些胶片VS数字摄影机的拍摄画面对比:
来源:淘梦
发布于:北京市